立秋、處暑
立秋
國曆八月七或八日、太陽過黃經一三五度、秋季開始是為『立秋』。大暑過後夏去秋來、秋季開始涼爽舒適。二期水稻插秧盛期、早期稻也進入分孽期、農民們要趕在立秋前後完成插秧工作、再遲稻作就生育不良沒有收成了、因為二期稻作生育末期若遭低溫、將影響稻穀的充實度、而減低收穫量。因天氣與農作物的關係密切、所以農諺有【雷打秋、對半收】、【雷打秋、稻仔像嘴鬚、甘藷像泥鰍】、意在秋天打雷對農作物極為不利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處暑
國曆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、太陽過黃經一五0度、暑氣漸消為『處暑』。處是住的意思、表示暑氣到此打住、漸將消除、但有時晴天下午炎熱不亞於暑夏、可視為夏日的回光返照。處暑時段正當颱風頻繁季節、颱風常帶來豪雨。二期稻作已分孽盛期或孕穗期、最怕雨水過多、若颱風來襲、災情更為慘重、農諺云【不怕七月半鬼、只怕七月半水】意謂七月半附近豪雨極易成災。

白露、秋分
白露
國曆九月八或九日、太陽過黃經一六五度、夜涼水氣凝結成露為『白露』。此時夜間下降的露水特別豐沛、一顆顆白晶晶的水珠、附在農作物上面、所以先人把這節氣稱作『白露』。古人以四時配五行、秋屬金、金色白、故以白形容秋露、杜甫『月夜憶舍弟』詩即云【露從今日白、月是故鄉明】。農諺云【白露水、 巧冷鬼】、【白露南十日九日濕】、表示天氣漸涼了、若刮南風則降雨多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秋分
國曆九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、太陽過黃經一八十度、畫夜平分為『秋分』。秋季過了一半、陽光直射赤道上、地球南北半球受光相等、從四季的算法、七、八、九月為秋、此月三秋恰半、故謂中秋。【秋分暝日對分】從此開始畫間漸短、夜間漸長、二期稻作已到抽穗末期、早植稻進入成熟期、農諺【八月半、田頭看】、表示此季節已可看出將來水稻的豐欠與否。

寒露、霜降
寒露
國曆十月八或九日、太陽黃經一九五度、已屆深秋、夜寒水氣漸凝結成露、天氣更涼、早晚接觸到的露水、感覺寒意沁心是為『寒露』。天氣冷了夜寒如水、露水將凝結成霜、此時二期水稻已抽穗末期進入黃熟期。農諺云【稻那出不齊、牽牛就加犁】、【九月起九降、臭頭仔無地藏】、九月九降風很強、痢痢頭所戴的帽子會被風吹落、其頭即無所遁形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霜降
國曆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、太陽黃經二一0度、此時因太陽偏向南半球、天氣寒冷、開始露結為霜稱『霜降』。自入秋已來暑氣消退、夜晚地面水蒸氣遇冷則凝為露水、若遇到更冷的空氣、則結為細小白色顆粒的霜。事實上、在本節氣台灣地區之平地、發生結霜之紀錄並不多。農諺【霜降豆】則說霜降時節適合種豆。【霜降風颱跑去藏】表示颱風不會再發生、但實際上到十一月、台灣仍有颱風侵襲的紀錄。
→讓您不出門也可以享受到我們為您帶來的服務!!!
 →完整的介紹 (歡迎參觀)